松江這片土地是從水中長出來的。”松江人總是這樣自豪地夸耀。黃浦江的零界碑就矗立在松江境內,斜塘、圓泄涇和橫潦涇三大源流匯聚于此,使得松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黃浦江起始段。
松江境內的松浦大橋取水口,也是本市最大的黃浦江原水取水口,上海中心城區市民使用的約50%的原水,自此而出。難怪松江人民對“治水”傾注了無比熱情:要治理好黃浦江,首先就要治理好松江水。
源頭截污:關閉工業區養殖場
松江總面積為604平方公里,其中320平方公里為黃浦江上游水源保護區。為確保水資源的清潔安全,松江在陸續關閉了葉榭、泖港、新浜、石湖蕩4個鎮級工業區后,又遷移了62個畜禽養殖場,從源頭上防止污染。同時,在境內的黃浦江沿線,共種植了2.4萬畝涵養林,以土養水。
近年來,松江在相繼建成了東部、西部和東北部三個污水處理系統后,又建設了浦南污水處理系統和松江污水處理廠三期7萬噸/日、松東水環境凈化公司二期3.5萬噸/日和新浜污水處理系統1.2萬噸/日等民生工程,加上原有松江污水廠,目前松江已基本形成了東、南、西、北、中五大污水處理系統布局,污水總處理能力達到36.1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覆蓋全區,為全市各區之首。
雨污分流:率先整治黑臭河道
這些年,松江重點開展雨污分流改造、截污納管工作。目前,全區污水處理率達到了75%、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了88%,污水設施利用率達到了90%以上,為黑臭河道治理在截污治污方面提供了保證。
從2006年起,松江率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區域河道的綜合整治。松江境內河網縱橫,共有大小河道1081條(段),目前經濟較發達的東北部地區尚有139條(段)黑臭河道,正在加緊整治,預計到明年汛期前可全面完成治理任務,全區基本消除黑臭河道。
污水收集:管網年內全部覆蓋
與此同時,松江對全區污水收集管網的建設進行了統一規劃,計劃在今年完成污水收集管網的建設,實現污水管網覆蓋全區保留工業區、集鎮區和房產區。目前松江污水管網已達到485公里,為全區開展污水納管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為黃浦江水質安全再加一道“保險”。
以往松江絕大多數河道的水質為五類或劣于五類,經過這些年來的“治水”,如今一年中的絕大部分時間已達到四類,部分河道甚至達到了三類。松江區域水質有了明顯改善,黃浦江取水口的原水水質也相應得到了提高,為申城市民的用水安全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