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涌上的白泡沫到底從哪兒來?
天河區環保局赴現場溯河涌取樣 謎底于今日揭曉
現場初判疑有堿性成分 懷疑有三個可能污染源
昨天上午9時許,沙河涌南方人才市場段再次出現長達幾十米的白色泡沫群(17日本報A21版《沙河涌無端端冒白泡》報道過)。天河區環保局接到本報記者的通報后立即趕到現場成功取樣,為了確認污染源,環保執法人員與本報記者沿河涌溯流調查,先后在河涌的中上游取了4個截面樣品帶回檢測。今天就有檢測結果。
天河區環保局現場調查負責人王先生表示,初步判斷懷疑河涌水內含有堿性成分,“只有堿性成分才可能產生這么大量的泡沫”。他指著泡沫產生點河涌橋底的一個斷面向記者介紹,河涌底在此有一個落差,水流沖擊產生了泡沫,“這個過程就像吹肥皂水(堿性)產生泡沫的原理差不多。”
昨天執法人員溯流而上,本意是想趁著白泡沫仍在以“人贓俱獲”確認污染源。不過由于河涌水體本身顏色并沒有出現異常現象,所以環保執法人員溯流而上也無法現場確認污染源。工作人員表示,由于水是流動性的,環保執法在調查水體污染時要確認污染源難度較大,尤其是要“人贓俱獲”找準污染源更需要廣大市民的配合。他呼吁市民在發現水體污染后第一時間向環保部門報告。
推測1:
上游化工作坊排污
據執法人員介紹,一個小型化工作坊只需租住一個小型住宅房就可以正常運行,尤其是化妝品、洗潔精、洗水這類的地下加工廠,生產廢水多是堿性易產生泡沫。裝化學物品的袋或桶進行沖洗過程中化學品通過下水管道排進河涌。
推測2:
居民生活污水排放
執法人員根據白色泡沫懷疑是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過多。天河區環保局執法人員告訴記者,“如果是工業污水排放,河涌水應該多呈酸性,而酸性物質是不會產生泡沫的,河涌水產生泡沫是因為水中含有堿性物質,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水一般為堿性,如洗滌水、洗澡水。
推測3:
地勢落差和天氣影響
執法人員根據地勢落差大的地方泡沫多,落差小的地方泡沫少這一現象推測,沙河涌會出現大片泡沫是受地勢落差和天氣變化影響,落差大的地方水流沖擊大,沙河涌南方人才市場這段屬于部分截污段,水質本身就不干凈藏有許多微生物,加上河涌地勢落差大、天氣變化等原因,從而產生白色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