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澈的流溪河水從溫泉鎮流過。
“今年內,從化與其他區交界處的水質提升到Ⅱ類水以上,轄區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讓源頭水一清到底。”在4月14日召開的從化區嚴查嚴控違法建設暨河長制工作會議上,從化區定下治水新目標,由此打響鐵腕治水的攻堅戰。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生態是從化的立區之本,從化正著力建設幸福美麗生態之城。構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不僅是貫徹中央到省市的要求,更是從化發展的需要和擔當。
據悉,這是廣州市召開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會議后,從化區落實相關工作部署的重要會議之一。廣州市水務局、市城管委,從化區四套班子成員,從化區直屬有關部門、各鎮街,從化區內218條村村(居)書記、主任參加會議。
建設治污設施 今年新建32個農村污水設施點
作為廣州的“后花園”,從化境內有大小河流199條,湖泊水庫100多個,河流總長度1350多公里,為全市各區之最。發源于從化區呂田鎮桂峰山的流溪河,是廣州市的母親河和重要的戰略備用水源,該河有75%的河段縱貫從化南北,158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覆蓋了80%的從化大地。
“這些河流湖泊是廣州市北部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主要水源地,從化區治水工作成效直接關系到下游1400多萬廣州市民飲用水源安全。因此,保護好流溪河是從化區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從化區有關負責人說。
從化作為廣州市最大的生態保護區,經濟總量相對偏小,可支配財政收入與廣州其他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但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從化區依然加大治水資金投入。轄區內11個污水建設項目要投入5億元,每年污水設施運行維護費用8000多萬元,全區河道維護管理費需要6900萬元……“這些河流環境整治資金的投入在從化有限的財政收入下實屬不易。再加上從化地域面積廣,農村人口居住分散,河流、水務工程眾多等原因,從化的治水工作任務十分艱巨。”該負責人表示。
盡管面臨著許多的困難和挑戰,但從化并沒有因此而退縮,而是迎難而上,擼起袖子加油干。根據從化區環保局4月5日監測數據顯示,流溪河(從化段)一級支流18條劣V類水體已減少至10條,流溪河溫泉斷面水質長期保持II類水,太平斷面水質長期保持III類水。
通過鐵腕治污,成效初步顯現。據統計,從化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目前已經建成810個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點;關停畜禽戶502家,完成進度99.6%,走在廣州市前列;對“小散亂”工業企業已完成整改75家,整體完成率為78.9%。
《廣州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提出,2017年底前,實現全市建成區污水基本全收集、全處理;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按照上述目標,從化將加快推進治污設施建設。“今年內,鎮級污水廠要建成2家、改造3家,農村污水設施點要新建32個,還要完成一批污水管網的新建、改建工作。”從化區主要負責人要求,每條河(湖)的河長要把農村污水設施建設工作抓起來,下沉到每個項目一線現場,去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按時保質完成今年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設任務。
緊抓源頭治理 岸上違建發現一宗拆除一宗
治水工作,除了對河流的治理外,還有對岸上的治理。實行全面治水,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工作和對岸上違法建筑的查控是從化區目前治水工作中最重要的兩項內容。
據調查,治水過程中很大一部分污染源是來自于岸上的違法建筑。2016年從化區共拆除違法建設550宗,建筑面積6萬多平方米,其中建立了“小散亂”整治長效機制,完成95家“小散亂”工業企業的整治。拆除了17家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違法建設的農家樂,對146家農家樂進行了現場核查,有117家達到整治標準,核發了排污許可證。查控違法建設的力度可謂空前,為從化區建設干凈整潔平安有序城市環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化區主要負責人表示,該區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發展時期,新一輪的城鄉建設正在全面展開。如果不能有效制止違法建設,不僅很多新的建設項目無法實施,很多可經營的城市資產都將會流失或沉淀,很多民生工程也將難以落實。
對于違法建設,從化區態度明確:“發現一宗,拆除一宗。”從化區主要負責人表示,要用鐵的決心、鐵的手段和鐵的紀律嚴懲違建行為,從源頭上制止違法建筑,徹底拔除這顆“毒瘤”。在執法過程中,把依法行政貫穿始終,凡屬于拆除范圍之內的,不論大小多少,不管涉及到哪一個部門,不管當事人有何“背景”,有何特殊原因,都要嚴格依法辦事,堅決予以拆除,起到“拆除一戶、震懾一方”的效果。
在查控違法建設方面,從化區將重點嚴肅處理“三種人”。一是嚴懲放任自流的“旁觀者”,對在查控違法建設中隔岸觀火、袖手旁觀,怕得罪人、怕擔責任的干部,一律教育訓誡,情節嚴重者撤職查辦,決不放任遷就。二是嚴懲貪贓枉法的“保護傘”。對暗中參與或支持違法建設,充當違建建設“后臺”的干部,一經查實,從嚴處理,決不姑息養奸。三是嚴懲違法建設的“開發商”。不法開發商是違法建設的始作俑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對不法開發商要重點予以打擊,斬斷利益鏈條,決不心慈手軟。要通過嚴肅查處違法建設的當事人、不法開發商及為其充當“后臺”的個別干部、執法人員、基層領導等,深挖根源,釜底抽薪,為推進查控違法建設工作掃清障礙。
落實責任到人 治水既要動面子也要動“帽子”
按照廣州市的統一部署,從化區根據上級要求,全面推行河長制,由從化區四套領導班子掛帥負責199條河涌和87座水庫的治理工作,其中區級河長32人,鎮(街)級河長102人,村(居)級河長231人。對治水工作實行問責機制,實行“一票否決”,嚴格按照《廣州市水環境治理責任追究工作意見》,將未落實河長責任的行為都納入嚴肅追責的范圍。
從化區主要負責人表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要進一步完善區、鎮街、村社三級河長組織體系,確保責任到人,不留盲點,并同步配套完善“河長制”和水環境治理考核及問責機制,建立以水質改善、水域岸線管理、河庫生態環境保護等為主要考核指標的“河長制”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并納入各單位的年度綜合考評體系。
具體要求是由區委書記擔任區的總河長,是推行河長制的第一責任人,區長擔任流溪河從化段的河長,各鎮街各村居的黨政主要領導擔任主河道流經區域的同級河長,是直接責任人。
從化區將加快制訂出臺該區的實施河長制工作方案,成立河長制辦公室。對于部分河長履職不到位、體系機制未夠完善、治水工程項目推進緩慢、違法排污等問題,從化區將以鐵的決心、鐵的手腕和鐵的紀律進行治理,將治水責任落實到人。
“治水要動真格,就是既要動面子,也要動‘帽子’。”前述主要負責人特別指出,從化各級黨委政府及紀檢監察部門,要貫徹落實好市委印發的《廣州市水環境治理工作責任追究工作意見》,要拿出有強有力的監督問責手段,并敢于亮劍,敢于動真碰硬,堅決杜絕各種形式主義不作為、官僚主義亂作為和本位主義懶作為等弊病。
據了解,從化區治水辦、河長辦統籌協調發改、財政、國土規劃、交通、環保、住建、農業、城管等“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全力支持、主動承擔治水工作任務。在各河流設立“河長”公示牌,公布河道、水庫管護范圍、姓名職務、職責和聯系方式。同時,劃分好“責任田”,逐級明確河長,層層壓實責任。
“河長制”工作涉及范圍廣,必須全民參與,共治監督、共治共管。從化還支持媒體對破壞河庫水環境、履職不力、配合不積極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曝光,為公眾監督治水、參與治水提供便利,變“政府治水”為“全民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