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半個多月,赤峰市新城區水污染事件處置工作告一段落。8月9日晚九點,新城區供水恢復正常。赤峰市政府當晚通過新聞媒體發布公告,經過衛生疾控部門檢驗,新城區自來水可以正常使用。
就赤峰市新城區發生的水污染事件,昨晚9點30分,赤峰市政府舉行第四次新聞發布會,赤峰市政府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高錫華通報了水污染事件處置工作的最新進展情況。
7月23號赤峰市新城區發生水污染事件以來,共有18個小區的4322人就醫,治愈4246人,目前仍有19人住院治療。事件發生后,赤峰市對患者進行免費治療,并對新城區供水管網進行清洗消毒,18輛消防車每天向新城區18個小區近六萬名居民定時送水,與此同時,由監察、衛生、建設等部門組成的調查組對事件進行全面調查,經查,水污染事件是7月23號新城區發生強降雨,導致污水和雨水外溢,淹沒9號水源井所致。調查表明,供水工程在建設選址、規劃設計以及事件發生后應急處置、監管等多方面存在問題。
赤峰市政府副秘書長高錫華表示,這次水污染事件暴露出了赤峰市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和應急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下一步,要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監管體系,強化監管責任落實,建立健全預防突發事件和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長效機制,強化薄弱環節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抗御各種災害的能力,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度和問責制度,從源頭上控制各類事故的發生。
內蒙古電臺編后話:
赤峰市新城區的居民終于可以喝到從自家管道里流出的安全的自來水了,這多少讓關注這一事件的人們,特別是新城區的居民們稍稍安心一些。
赤峰市水污染事件從7月23號開始,到昨晚9點,歷時半個多月,給新城區居民帶來的不僅僅是日常生活的不便,而且從生理和心理上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期間,有關部門在積極的解決由水污染事件帶來的一切問題,比如調動消防車為居民送水這固然反映政府在應對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時調動社會資源的能力,可除此之外,留給我們的只是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這一事件表面上看是因為暴雨導致污水侵入飲用水源井所致,但調查表明,事件背后暴露出有關方面在建設選址、規劃設計、應急處置、監管等方面存在著諸多漏洞,暴雨不過是揭開了漏洞的蓋子。從這一事件調動監察、衛生、建設等多個部門參與解決的過程,到4名相關負責人被免職等結果,我們看出,這一事件已經波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自來水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不可或缺。在這半個多月的時間里,赤峰市新城區居民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承受的也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那么,作為政府,除了做好亡羊補牢的補救措施外,該真正把"一切從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的口號化為多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好事的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