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能力是城鄉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是否協調的主要指標之一,鄉鎮級污水處理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環。自6月15日起,記者隨“2009威海環保世紀行”檢查采訪團一路走來,欣喜地看到,各市區都將建設鄉鎮污水處理設施作為“民心工程”來抓,由21處鄉鎮級污水處理廠(站)組成的污水處理網絡,將實現全市農村污水處理的全面覆蓋,為我市的城鄉經濟發展和環境建設提供有力保證。
榮成:年削減COD981.1噸
在位于榮成市港西海都工業園西500米的榮成濱海污水處理廠,檢查采訪團成員看到,渾濁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在經過數道處理程序后,最后從沉淀池中涌出時,已經變得清澈起來。
榮成市港西鎮城建辦主任張華清告訴記者,自2005年起,港西鎮政府先后投資500萬元,建設起規模為日處理污水能力2000噸的海濱污水處理廠。2006年12月18日,該污水處理廠正式投入運行,實現了鄉鎮污水集中處理。
目前,海濱污水廠主要處理的是來自轄區內8000多名常住人口產生的生活污水,通過采用物化污水處理工藝、直排排水體制和干化填埋污泥處理工藝,污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因此,盡管該鎮駐鎮企業已達到40多家,區域水環境卻比以前有了明顯改善。
據榮成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00年至今,榮成市先后建起6家鎮級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達1.25萬噸,年可削減COD(化學需氧量)981.1噸,極大改善了當地的水環境。
乳山:“以獎代補”鼓勵治污
去年8月份,總投資60萬元的乳山寨鎮污水處理站正式投入使用,實現了污水統一收集,集中處理,每日污水處理達到95%以上。與其他鄉鎮污水處理廠相比,該處理站具有占地面積小、污水處理能力強的特點。據該處理站設計方相關負責人鄧元介紹,該污水處理站占地僅100平方米,但使用了兩項專利技術。NLB(新型景觀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SRM(超旋磁氧深曝氣一體機)兩項專利技術的技術的使用,讓乳山寨鎮駐地和44個村的生活污水可以得到凈化后達標排放。
據乳山市環保局負責人介紹,為加快國家生態市建設步伐,乳山市年初就將環保工作的重點向鎮村拓展,通過“以獎代補”方式,投資200萬元在乳山寨、乳山口等8處鎮駐地,開工建設鎮級污水處理站,對鎮域生產、生活廢水進行集中處理。計劃在明年年底前,該市八成以上的鎮擁有污水處理站。
全市農村治污網正在織就
文登市澤頭污水處理廠自去年投入使用后,日處理生活污水達200噸;張家產鎮污水處理廠自今年3月投入試運行后,日處理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達200噸;為高區初村鎮和環翠區羊亭鎮區域污水提供出路作用的高區初村污水處理廠建設,現已進入工程尾期……范圍覆蓋全市農村的治污網正在織就。
記者從文登市環保局了解到,目前,文登市在建或建成投入運行的鎮級污水處理廠共有21個,待全部投入使用后,全市鄉鎮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14.82萬噸/日,完全可以我市鄉鎮污水處理實際需要。屆時,所有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都能得到有效處理,實現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