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陜西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環保廳副廳長李孝廉對我省(指陜西省,下同)上半年環境質量狀況作了匯報。
上半年全省空氣質量總體略有好轉,10個地級市空氣污染指數平均為1.99,較上年同期下降0.15,下降了7%.空氣質量日報顯示,城市優良天數為141~180天,有5個城市的優良天數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西安市空氣質量好于二級以上的天數為154天,較去年同期減少4天。
今年1~6月與2008年1~6月相比,6條主要河流的綜合污染指數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渭河,其次是無定河和延河,其他河流基本持平。另外,2009年1~6月我省10個地市對全省27個市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進行了水質監測,1~6月我省共取水23261.121萬噸,水量達標率為100%.
上半年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出現下降,位列全國第四。環保部門在河流的污染治理上主要突出重點流域,其中,在渭河流域已建成污水處理廠22座,日處理能力達到136萬噸,是2005年的2.9倍。另外,上半年全省高污染的電石、鐵合金、合成氮及印染等行業產量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40%、43.1%、7%和3.4%,全省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