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三天的“廣州水環境和大氣環境現狀及治理成效”的電話抽樣調查昨日結束,這是廣州市統計局通過萬戶居民調查網進行的民意調查,范圍覆蓋廣州十個行政區,成功訪問2000名18~65歲的城鎮居民。就目前調查情況來看,市民對環境改善高度關注,認為近兩年廣州的環境有一定改善,但在水質、排污、灰霾等方面的治理仍需進一步加強。
廣州市統計局副局長吳永紅介紹,此次調查的內容包括市民對近兩年來廣州在治理水環境、大氣環境方面的各項工作成效的評價,以及市民對保護環境、配合政府改善水環境、大氣環境工作的意愿。調查員郭玲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個別調查情況來看,市民對近兩年廣州的水環境和大氣環境較為滿意,認為政府采取一定措施對改善環境較有幫助。
記者隨機抽查5名被訪市民意見,普遍認為珠江水質和河涌污染問題雖有所改善,但污染仍較為嚴重。一位越秀區的被訪居民提出,水污染特別表現為水面和兩岸垃圾多、水濁、渠道綠化景觀不美觀等,希望可以通過禁排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廢品等措施,進一步改善水環境。同時部分被訪市民對飲用水污染、污水處理滯后和水浸街現象感到困擾。
調查發現,不少市民認為近兩年廣州大氣質量有所改善,但滿意度只屬一般。一位荔灣區的被訪者指出,他所居住的地方經常受到企業排放有害氣體、餐飲油煙、汽車尾氣、建筑施工揚塵等污染。調查員介紹,汽車尾氣、市政施工揚塵等都是市民最關注的大氣污染現象,也是最迫切需要改善的。
總括來說,被訪市民普遍擔心水、大氣環境會影響身體健康,但希望通過政府加大力度治理污染,廣州的環境會有明顯改善,同時對亞運之前明顯改善珠江水質和中心城區水環境有一定信心。
記者 趙安然 通訊員 黃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