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報報道花都區迎賓大道南側的天馬河支涌東安河污染嚴重,導致主涌天馬河水質持續惡化,多項水質數據嚴重超標。今天(27日)上午,廣州市治水辦再次給花都區政府發文,責令其對河涌進行整改。接到通知后,花都區治水辦、秀全街主要領導立即組織相關單位負責人深入東安河現場摸查情況,部署相關工作。
今天上午,廣州市治水辦及時組織相關部門召開專題會議,專項督辦花都天馬河支流東安河排污事件,督促花都區立即整改,再次給花都區委、區政府下發了《交辦通知》。同時,對該區河涌巡查流于形式,屬地鎮街和村居河長疏于管理,河涌治理工程滯后等問題提出了嚴厲批評。
市治水辦主要領導表示,針對天馬河水質持續惡化事件要查清原因、追根溯源、明確責任、理順關系、一抓到底,督促指導屬地黨委政府狠抓源頭治理,切實做出治理成效。對非法排污企業絕不手軟,該關停的一律關停,堅決封堵住排向河涌的每一個污染源,確保2017年底前廣州市列入環保部、住建部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的35條黑臭河涌全部達標。
據了解,天馬河不僅是廣州市35條重點整治黑臭河涌之一,而且是住建部和環保部重點掛牌督辦的全國205個黑臭水體的河涌之一,可謂是廣州河涌治理的重點之重。廣州市治水辦高度重視天馬河整治情況,市治水辦曾經于去年9月9日、11月28日、今年2月15日三次下文交辦。然而,天馬河污染情況仍未得到有效改善。
天馬河支涌東安河污染原因
記者從市治水辦了解到,根據水質檢測結果及現場摸查情況分析,天馬河水質持續惡化主要原因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污水偷排現象整改不徹底。天馬河支涌東安河自2016年10月開展整改工作,12月底已完成搬遷、整治污染企業9家,清拆涌邊違建等多項工作。但由于整改措施不徹底、監管工作未繼續跟進,拆遷工作只完成了岸邊臨時棚架,而荔紅北路沿涌企業繼續營業,涌邊排水管道并未完成拆除或進一步整治。導致涌邊企業及餐飲業偷排污水現象頻頻發生。
二、河涌管養不善、河長制未落實。東安河屬秀全街道辦管轄,由九潭村維護管理。然而東安河河長并未履行河長責任,未將巡查、管養工作落實。導致河涌長期無人巡查,涌邊偷排現象日益嚴重。河道缺少管養,涌邊堆砌廢料、涌底淤積垃圾。繼而導致東安河逐漸成為一條黑臭河、垃圾河。
三、河涌兩岸未進行截污,涌邊企業未納污,涌內污水積存。東安河上游連接污水溢流口,河涌沿岸未設置任何污水收集設施,涌邊企業及餐飲也未將污水接入市政管網。以上原因導致東安河成為周邊企業及餐飲的排污渠道,末端水閘封閉時,大量污水、污染物在涌內聚集、發臭。
四、河涌水閘年久失修。東安河末端水閘常年無人維護,大量污水、淤泥聚集閘口,水閘底部滲漏情況嚴重,黑臭涌水排入天馬河,導致天馬河水質惡化。開閘時,東安河內積存的大量污水將傾瀉入天馬河中、嚴重污染天馬河水質。
花都區治水辦已部署整治工作
接到市治水辦交辦通知后,花都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區領導當即部署,要求積極整改,落實責任。區治水辦、秀全街主要領導在當天上午立即組織相關單位負責人深入東安河現場摸查情況,并根據摸查結果部署相關工作,明確整改責任和時間節點。
(一)由秀全街牽頭,會同九潭村在4月28日前完成以下整改工作:一是立即開展沿岸工場、餐飲店、廚房、加工場的清場工作,徹底清理工場廢棄物;二是立即采取措施截斷企業、餐飲店伸向河邊排水管,徹底堵塞排水口,嚴禁商鋪將生產、生活污水排入東安河內;三是立即全面組織開展河涌垃圾淤泥清理工作,確保河涌干凈整潔,改善河涌水環境。
(二)秀全街立即組織安排加建河邊截污管道工程施工隊伍進場施工,全面推動沿河邊商鋪污水接入荔紅路污水主管的工程建設。
(三)由區環保局牽頭,會同秀全街等相關單位立即采取專項執法行動,全面開展對河涌周邊、上游“小散亂”企業廢水排查清理,嚴厲打擊企業非法排污行為,從源頭上控制水污染。
(四)凈水公司對上游原雨污合流口進行整改優化,提高截流倍數,確保晴天合流口不溢流,降低雨天溢流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