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開始的老城區雨污水分流工程,今年將是最后的收尾年———今年計劃完成17.33平方公里雨污分流工作,年底前,中心區雨污分流工程全部完工。截至目前已完成總進度三分之一。9年的雨污分流改造,帶給煙臺更加強大的排水和排污功能,也還給煙臺一片蔚藍海域。
挖地7米鋪設污水管道
昨天上午,芝罘區幸福北路西頭,7米深的地下,一臺大型吊車在配合工人往溝槽內吊放管道,“直徑1.6米,是目前最粗的管道,管道長度僅2米,但重量達8000多公斤。”市城管局排水處排水公司經理助理張才傳告訴記者,管道東起幸福中路西邊鐵路,西至套子灣污水處理廠,長達6000米,總共需安裝3000截管道。
幸福區片的雨污分流尤為困難。張才傳介紹,幸福區片地下水位比較高,往往在地下1.5米處就容易挖出水,所以,施工人員從挖到地下1.5米就需降水施工,降水采用小口徑深井降水的方式,將地下水排出后,方可施工。
“雨污水管道屬于重力流管道,屬于無壓管,它不同于供熱和供水管道,后者是有壓管,水流靠壓力推動;而前者完全依靠水的重力流動,這就需要管道鋪設從高到低,形成一定的坡度,讓雨污水從高處向低處流。”張才傳說。
隨后,記者來到海港小區施工現場,42號樓西南側的路面被挖開,原來雨污水共用一個管道,如今實現雨污分流,雨水管道就近接入幸福河排海,而污水走單獨一根管道,被接入下游的市政排污系統。祥和區片也是幸福街道的老舊小區,由于原有管道老化、且管徑較細,因而常年遭受積水困擾。此次改造中,市排水處給該區域將鋪設一條直徑400mm的雨水管道和200mm的污水管道,將大大緩解雨季來臨時的積水壓力。
采訪中,施工人員告訴記者,小區內的雨污分流改造難度更大,因小區內地下設施眾多,各種管線縱橫交錯,同時,小區道路狹窄,居民要出行,晚上還要停車,雨污分流改造多少都給居民帶來一定影響。為盡量減少工程施工給市民生產生活帶來的不便,市排水處采用分區片施工,漸進式推進,盡量避免施工作業車輛擠占機動車道,確保惠民工程讓百姓舒心。
改造面積創歷年之最
“今年的老城區雨污分流工程,從改造面積和范圍來看,堪稱歷年之最,投入的改造費用近3億元,同樣居歷年改造之最。”采訪中,據市排水處排水工程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與往年相比,今年的范圍大,工程量大,情況更加復雜,施工難度明顯加大。
張才傳告訴記者,今年的改造范圍是往年的7—8倍,共分成9個區片,分別是化工路以東,幸福路以西,幸福中路以南,幸福南路以北;化工路以東,環海路以西,幸福北路以南,幸福中路、幸福路、幸福南路以北;幸福路、新橋西路以東,環海路、青年路以西,幸福南路以南,只楚路、南大街以北;楚鳳二街以東,青年南路以西,只楚路、南大街以南,鳳凰臺路、白石路、新石南路以北;區河以東,幸福路以西,幸福北路以南,幸福中路以北;化工路以東,新橋西路、楚鳳二街以西,幸福南路以南,紅旗西路、鳳凰三街、鳳凰臺路以北;化工路以東,青年南路以西,紅旗西路、紅旗中路以南,港城西大街以北;夾河以東,化工路以西,幸福中路以南,港城西大街以北;幸福路以東,環海路以西,沈海高速以南,青榮城際鐵路以北,包括芝罘島東路。其中,8個區片已經開工。“以幸國里、海港小區、支農里小區等為代表的幸福區片,改造量能占到40%以上,該區域地勢平坦,給主要靠重力流排放的排水管道改造增加了很大難度。”張才傳說。
此次改造還涉及13條主次干道,包括環海路、芝罘屯路、只楚路、幸福路、化工路、紅旗西路、冰輪路、幸福南路、幸福北路、幸福中路、青年路、青年南路以及建設路。同時,還涉及到諸多的居民小區,譬如支農里小區、郵電小區、海港小區、幸福河社區、裕順家苑、幸國里小區、新橋小區、新橋家苑小區、鳳凰臺社區、珠璣小區等,還有部分廠礦企業和院校,如鐵木肯、發電廠和煙臺十一中和煙臺十四中等。
為做好老城區雨污分流改造,市排水處僅前期普查就先后進行了三次,包括只楚路、青年路、化工路、環海路、芝罘屯路等車流量大的主干路以及新橋、幸福、珠璣村、所城里、幸福河市場、宏達市場等人流復雜、地下設施老化,找不到管線等區域。
雨污分流還給煙臺蔚藍海域
煙臺市對老城區實施雨污分流工程開始于2008年,迄今為止已經連續進行第9個年頭。
煙臺北部靠海,海域是煙臺獨特的資源。以前,煙臺老城區一直是雨水污水共用一根排水管。自市套子灣污水處理廠建成后,在靠近海邊的排污河道末端建起了污水截流閘,將污水截流到污水處理廠。可一到雨季,下雨時要提閘泄洪,大量的污水隨雨水直接排入海里,給海域帶來一定污染。另外,如果下大雨,由于污水擠占管道,時常造成排澇不及時,地面容易積留雨水。雨污分流,實際上是在原有排水設施的基礎上,再造一套排水系統,即實現雨水和污水兩套系統,以此達到雨水和污水各自排放。
老城區實行雨污分流,對居民來說,減少了污水外溢,雨水直排入海,減少了污水處理運行費用;對海域而言,更是告別污染換來環保,還給我們一片蔚藍的海域。“雨水單獨排放,有利于收集和利用,還為海綿城市的建設打下了基礎。”張才傳說。
煙臺雨污分流地圖上,經過前些年的持續改造,東部區域的老城區雨污分流已基本完畢,改造后的區域內的河道,譬如白蓮花河,還有解放河、虹口河、濱海假日河等,河流明顯變清,從河道里流出來的水清澈見底,基本恢復了往日沒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小河狀態,這就是老城區雨污分流工程帶來的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