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允許未符合要求的鎮區進入管網系統。”12月11日,在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十九次會議上,中山市常務副市長鄧小兵在關于人大1號議案辦理情況中指出,下一步加快推進雨污分流排水體制,對于沒有按要求實現雨污分流的鎮區、街道進行懲罰。另悉,明年將進行雨污分流規劃。
議案追蹤議案:力爭至2010年,實現全市建成85.5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污水處理率達到85%以上的目標。
進展:截至目前,中山市城區中嘉污水處理廠一、二期和珍家山污水處理廠已建設完畢并投入運行,18個鎮區污水處理廠首期工程已全部通過環保驗收,全市污水處理能力達75.5萬噸/日。
“不允許未符合要求的鎮區進入管網系統。”12月11日,在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十九次會議上,中山市常務副市長鄧小兵在關于人大1號議案辦理情況中指出,下一步加快推進雨污分流排水體制,對于沒有按要求實現雨污分流的鎮區、街道進行懲罰。另悉,明年將進行雨污分流規劃。
日處理污水75.5萬噸《進一步加快我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現“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被確定為今年1號議案,議案提出,力爭至2010年,實現全市建成85.5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污水處理率達到85%以上的目標。
截至目前,中山市城區中嘉污水處理廠一、二期和珍家山污水處理廠已建設完畢并投入運行,18個鎮區污水處理廠首期工程已全部通過環保驗收,全市污水處理能力達75.5萬噸/日。鄧小兵指出目前存在的問題,部分鎮區污水廠處理設施配套管網未能與主體廠區同步建設,導致進廠污水量未能達到設計標準,另外,二期擴建項目進度較慢。
大部分排水系統未雨污分流隨著污水處理廠、收集管網的完善,人大代表在調研中發現新的問題,即在已投入運轉的污水廠中,有相當一部分的進廠污水C O D濃度達不到標準。據了解,按照有關的要求,城鎮污水處理廠的進廠污水CO D濃度要達到220m g/L。
“從我們參觀的幾個污水處理廠來看,只有小欖污水處理廠在某個時段,可以達到220m g\L的標準。”中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志剛說。
鄧小兵在報告中指出,大部分鎮區排水系統未實現雨污分流,導致進廠污水濃度不達標的情況。政府將建立排水許可制度,對于沒有按要求實現雨污分流的鎮區、街道進行懲罰,“例如不允許未符合要求的鎮區進入管網系統,以此來敦促大家。”
據市規劃設計院有關人士透露,明年將對雨污分流進行規劃,目前市政府已經立項。
固廢處理中心或明年底運行隨著中山市各鎮區的生活污水處理廠建成并投入運行,新的環境問題又產生了。據預計,到2010年底全市每天將產生生活污泥約428噸。此外,還有工業污水處理后也會殘留下污泥,如印染污泥等。這些污泥如何處置?鄧小兵在報告中表示,政府希望能引進先進技術,變泥為寶。
參與過調研的馬志剛表示,建立固體廢物處理中心迫在眉睫,政府已于今年開工,并計劃在2010年底前投入使用。
花絮垃圾分類:建議一天倒一類垃圾目前中山市每個垃圾箱都分成三個桶,黃色桶用于裝不可回收物,紅色桶用于裝有毒有害物,藍色桶用來裝可回收物,每個桶上都用文字寫明。“有了三個垃圾箱子,但是效果不怎么好,都是一起倒下。”分組討論時,垃圾分類的難題引起了代表們的注意。
從中山的現狀來看,目前每日生活垃圾產生量達3000噸,20%以上的生活垃圾可以回收循環利用。
有人大代表指出,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垃圾分類知識普及,市民哪能識別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而且管理也是表面的,即使在垃圾桶表面貼個標簽,沒有監管的舉措。”該代表說,垃圾桶的空間也不夠,垃圾多了裝不下,哪能談什么垃圾分類,最后都倒在一起了。
“日本的經驗可以嘗試,每天倒一類型的垃圾,如周一倒玻璃瓶,周二是報紙等。”有代表建議提出。
預報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下月26日召開時間:2010年1月26日至28日地點:孫中山紀念堂下月26日至28日將在孫中山紀念堂召開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其中26日上午代表報到和召開預備會議,下午大會開幕,會期3天。
“部分副處級以上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改為部分正處級以上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市人大常委會選舉聯絡人事任免工作委員會主任謝振花說。今年人代會的議程除了聽取和審議中山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等,還將選舉中山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部分組成人員和補選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會場傳真盲道問題沒解決,為何辦理結果是A類常務副市長鄧小兵:建議所提問題已解決或基本解決62.9%人大代表“已解決”應有個標準“105件建議全部答復,建議所提問題已經解決或基本解決66件,占總數62.9%。”市常務副市長鄧小兵在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十九次會議上透露。但人大代表認為建議“已解決”應有個標準來衡量。
“建議所提問題已經解決或基本解決的(A類)66件,占總數62.9%,建議所提問題納入規劃正逐步解決的(B類)35件,占總數33.3%”中山市副市長鄧小兵在會議上指出,目前105件建議已經辦復,另外,建議所提問題因目前條件所限或其他原因需以后解決的(3類)3件。
對比上一年人大會議議案建議的辦理情況,A類的答復從43 .1%提高到62.9%,增幅接近兩成。
“中山路有好幾座天橋沒有盲人通道,盲人或坐輪椅者根本沒辦法上去,按現在的情況,盲道問題根本不可能解決,但辦理結果已評為A類了。”人大代表陳玉瓊在今年兩會時提交《要求完善城市道路、建筑物和信息的無障礙建設》建議。
陳玉瓊的發話引起在場代表的熱烈討論。“這個結果究竟是誰評的呢?”“不能說題目是你出的,標準答案卻是答卷人出。”代表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我對提案的答復是滿意的,但是辦理結果跟滿意度不同,辦理結果跟滿意度應該分開來。”“代表辛苦去調研寫出了建議,承辦部門也應該積極對待,也應該認真去調研,不是回復了就完成任務了。”
“建議的辦理結果分類,應該是以什么標準去衡量。”有人大代表問,這個結果究竟誰說了算。
據市政府督辦科有關人士介紹,建議由相關部門辦理后,相關部門自己評定辦理情況,再經督辦科等審核。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劉其勁 陳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