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5月24日召開的全省污染防治會議上獲悉,今年我省要對環境地方保護主義出重拳、用重典,“企業不消滅污染,污染就消滅企業”,全面減輕水源、空氣和土壤污染,增強城市環境容量。
水源:嚴格控制地下水新增污染
記者從會上獲悉,根據環保部新的水質評價標準,全省五大水系水質達標率為66.9%,湖庫水質達標率50%,水環境狀況不容樂觀。
我省將實行流域治污精細化管理,建立“流域-控制區-控制單元”三級分區管理體系,主要污染河流岷江和沱江實行“河長制”。岷江和沱江流域水質超標的成都、眉山、德陽等市,以及府河、體泉河、思濛河等支流,要編制水質全面達標規劃;嘉陵江、涪江、渠江、金沙江、雅礱江等水質良好的水域,要編制良好水質維護方案。縣級以上城市,都要建設備用、應急水源,確保出現飲用水突發事件后正常供水。
我省堅決控制對地下水的新增污染,以石化、冶煉、制藥、印染等行業和污水管道、輸油氣管道、油罐、垃圾填埋場、固廢和危廢堆放場、尾礦庫等設施或場地為重點,落實防滲漏措施;篩選典型污染場地,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修復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