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靜)昨日,廣東省人大代表展開分組調研,12位代表來到廣州市水務局,對廣州污水治理和河涌綜合整治進行調研視察。廣州市水務局局長張虎向人大代表介紹,廣州市將通過西江引水等工程改善生活用水水質,經自來水廠凈化的自來水在亞運會前可達直飲標準。
228處水浸街地段明年治理完畢
昨日,廣州市水務局局長張虎向人大代表介紹,2008年底開始,為實現2010年舉辦亞運會前城市水環境明顯好轉的目標,廣州制定以2010年6月底為期限的治水計劃。據此,亞運會前,廣州將建成38座污水處理廠,1013公里市政污水管網,全市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25萬噸/日,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5%的目標。綜合整治河涌123條,中心城區整治66條,基本實現珠江廣州市區段、中心城區主要河涌截污,主要污染源接入污水處理系統。此外,還要完成228處水浸街地段的治理。
西江引水工程進展順利
張虎介紹,廣州自來水廠將在亞運之前,實現從西江引水,廣州生活用水水質將有明顯改善,加上水廠改造等配套工程,出水廠的自來水要確保106項指標達標,“106項指標達標就意味著可以直飲。”
據悉,工程取水點位于佛山市三水區下陳村,輸水管道經佛山至廣州白云區鴉崗村,再通過分支管到廣州市江村、石門、西村水廠,日引水能力350萬立方米,鋪設兩條(DN3600)并行的48.7公里原水干管,26.9公里原水分配支管,總投資87.52億元。張虎介紹,西江引水工程是2010年亞運會配套重點項目,目前工程建設進展順利。
沙河涌整治明年6月可見明顯成效
聽完張虎的匯報后,省人大代表朱列玉首先發問,他稱自己家住在沙河涌旁的錦城花園,治涌半年來河涌的臭味一直不見有消減,“從市民角度來說,河涌治理效果不大。”
對此,張虎解釋道,整個工程開工有10個多月,沙河涌中下游截流管網已經鋪設,但問題在于上流每天有10萬噸污水沒能流入污水管網,無法處理。現在,沙河涌上游建京溪污水處理廠,明年6月份可建成投產,屆時能把每天上游的10萬噸污水做凈化處理,沙河涌的治理效果才會顯現。他解釋,正是因為上游污水暫時無法處理,現在還不敢引入珠江水清污。“水體循環現在還不足以解決問題。”
真能喝?
管網清潔很重要
張虎:自來水出廠后,還要經過市政管道、小區管網和各家的管網,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小區管網和市民用水管網使用時間較長后也會有水垢。因此,進入市民家的水能否直飲,配套很重要,還要取決于出廠后管網的潔凈情況。廣州市水務局下一步將明晰各部分的管理和維護責任,保障到達老百姓家中水龍頭的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