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管俊 通訊員魏華報道:昨日,南海汾江河整治重點工程落成典禮在城北污水處理廠舉行,南海區表彰了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今年,將是南海汾江河整治的決戰之年,南海將加速各項整治措施,確保“三年變清”目標實現。
今年增34萬噸處理能力
過去兩年,南海區新建成11座生活污水處理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為30萬噸/日。目前,南海區總污水處理能力為44.32萬噸/日,但南海每日產生的生活污水量約有85萬噸。南海區市政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南海還將有12個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建成投產。屆時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78萬噸/日,污水處理率將在今年4月底達到70%,到今年底達到77%。
推動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南海各鎮街不遺余力。去年一年時間,西樵鎮就已完成近70%的截污管網建設任務,該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黃頌華說,今年西樵鎮還將投入2.2億元,用于城區污水處理廠二期、樵泰污水處理廠以及配套管網建設。
河涌岸線注重生態修復
內河涌整治是汾江河整治的另一項重點工作。到去年底,南海區累計已完成主支干河涌整治335公里,累計完成村級支涌、毛涌近600公里,而整治的舉措主要包括清淤、岸線美化綠化等。謝邊涌整治堪稱亮點。目前,謝邊涌已完成清淤,岸線美化也在建設,未來將建成休閑景觀帶,而水面上長850米的浮島上,綠色植物正在凈化著涌水。“現在涌里都有魚了。”謝邊村黨支部書記梁敬周說。
“水清魚暢,是南海內河涌整治的主題,內河涌的生態修復,將是今年整治的一個重點。”南海區河涌辦主任李杰東說,除河涌保潔、整治績效評價等日常管理措施外,南海正與武漢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引入國內外的先進技術,以推動河涌生態的恢復。
廣佛接壤河涌加速整治
在廣佛同城的背景下,廣佛接壤處河涌的整治,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李杰東說,去年,南海著力推進了花地河、滘口涌和漖表涌的整治。目前花地河整治6個標段全線推進,滘口涌和漖表涌整治也在推進,漖表涌還將設置生態浮島對涌水進行生物降解,預計今年6月底完成整治。
“今年,凡是廣佛接壤的河涌,南海都將為其制定整治完工時間表。”李杰東說,到去年底,南海已在河涌接壤處全面設置了攔污柵,共計73處,今年還將對一些簡易的攔污柵進行改造。
治污感言
梁敬周:曾經有顧慮,但效果確實好
早在2004年,大瀝鎮謝邊村就建成了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每日處理生活污水150噸,但提起汾江河整治,謝邊村黨支部書記梁敬周,仍然坦言“有顧慮”。“汾江河那么長,怎么治理才能治好呢?”梁敬周說。
但后來,梁敬周想通了:謝邊涌要整治,生活污水要收集處理。此后,謝邊村不僅配合污水管網的拆遷和施工,集體經濟還主動投入到河涌整治中。這幾年村集體每年都投入幾十萬元,用于河涌岸線的整治,如砌墻、綠化等,河邊的建筑物也拆了,而去年村集體投入了約150萬元,用于生態整治。為了配合汾江河的整治,謝邊村還關停了10間污染企業,這些曾是村集體收入的一部分來源。
“現在汾江河整治工程進展那么快,效果確實好。”梁敬周說,現在謝邊涌不僅有魚了,夏天還有人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