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汪的不老河位于紫莊鎮內,三十多公里的河段,一直被附近農民用來放網箱養魚,可是從23日開始,這條不老河卻變成了一條“死”河,河面漂滿了死魚。當地農民說:“3天死了40多萬斤魚蝦。”
現場
從23日開始,網箱里的魚突然大面積死亡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不老河邊,遠遠就有一股腥臭味撲鼻而來,不老河里白花花地漂滿了一層死魚,散發著刺鼻的惡臭味。“我承包了30多畝魚塘,每年每畝都要放養幾千條魚苗,這次由于河上游排放有毒的污水,我的魚都死光了,損失十分慘重。”魚塘承包人鹿先生說。從23日早上開始,他就發現整個魚塘里的魚開始浮頭,他撐著小船到河里發現,整個河水開始變黑發臭,他感覺到可能是上游排放污水造成的。到了24日中午,鹿先生就發現有大量的魚蝦開始翻身、泛白死亡。
隨后,鹿先生發現該河段有20多家網箱里的花鰱、白鰱、鯉魚、草魚、鳊魚等開始大面積死亡。“魚剛開始死的時候都沉下去的,等到漂上來的時候已經腐爛了,這些死魚大的有10多斤重,小的只有十幾厘米長,十分可惜。” 一位村民撐著小船在魚塘里絕望地撈著死魚,“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眼看著這些魚死光。”
各方說法
村民 不老河被污染了
“以前這條河水質好,河水很清澈,我們在河里就能洗衣服,在河邊挖個土坑就能飲水,現在整條河都被嚴重污染了,只好從很遠的地方挑水來吃。”住在不老河邊的李先生一臉無奈地說,他在不老河邊住了20多年了,有20畝魚塘,河水被污染后,彌漫著一股難聞的氣味,連平時的吃水都成了困難的事了。
為了減少死魚對河水的二次污染,李先生在河邊挖了5個大坑,每天往里面埋死魚,到昨天已經掩埋了4000多斤。“死魚太多了,光我一個魚塘就死了2萬斤左右,每天的惡臭味熏得人很難受,我們只好將一部分死魚撈出來挖坑掩埋,另一部分扔到魚塘外面的河道里,順水漂走。”李先生心疼地撈起船上一條重達15斤的鯉魚說:“像這么重的大魚一般要長5年,一下子就死了,每天都要將死魚整船整船地往岸上撈,太心疼了。”
記者順著河邊往不老河上游走,在大吳鎮的建平造紙廠北側,看到一個閘門大開,來自京杭大運河的水正源源不斷地往下游排放。
“24日,我們發現河水顏色變黑后,就和賈汪水利局閘管所取得聯系,一位工作人員說不老河源頭已經開閘放水,我們就知道壞事了,不老河的源頭和京杭大運河交匯,兩條河交匯處有家企業的排水溝連通著,往不老河流的水位低,往賈汪小南湖流的水位高,因此閘門開后企業排水溝里的污水在大運河水的沖力下首先會排到水位低的不老河,然后才會流往賈汪小南湖。”一位村民告訴記者說。
建平村 造紙廠排放的水都是達標的
這場災難是怎么降臨的?有村民認為污染源頭就在建平造紙廠。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建平村委員會,一位張村長告訴記者說,現在建平造紙廠有污水處理設施,造紙產生的污水都經過凈化處理,而且排量也有監控,出廠的水經過化驗達標才排放,賈汪區環保部門也經常過來抽查。“如果我們排放不達標的水,環保部門不可能讓生產的。”張村長說。
環保局 兩部門對水質給出了兩份不同的“檢測結果”
賈汪環保局監理大隊:不老河的水質檢查“沒發現問題”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賈汪環保局監理大隊,一位姓王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說,針對市民反映的死魚現象,他們23日上午9點多和有關人員到不老河進行了調查,因為漁民養魚都是在一定的區域內圈養的,可能是由于水量突然增加,魚兒被“嗆”或發生缺氧導致死亡。當記者詢問是否是上游排污造成水污染時,王隊長表示,市民說的排放污水和“有毒水”是不存在的,該大隊平時也對一些企業進行跟蹤檢查,沒有哪一家企業能一下子排放這么多污水。
隨后,王隊長對記者說,他們已經對能進入不老河的水系進行了檢查,沒有發現問題。至于為什么出現大量的死魚,需要漁政部門取樣化驗才能得出結論。
賈汪環保局監測站:“23日檢測出水質超標”
隨后,記者來到該局監測站,王站長從電腦里調出了一份對不老河園藝村段(魚塘附近)和常莊閘段(不老河上游)兩處的水質進行的取樣檢測報告。據王站長說,這兩處水質是10月23日進行取樣檢測的,發現魚塘附近的水質檢測結果超標。
記者在檢測報告上看到不老河園藝村段(魚塘附近)取樣的不老河水ph值為:7.89,氨氮:3.36,CODcr:41.9;不老河常莊閘段取樣的不老河水ph值為:7.65,氨氮:0.60,CODcr:31.3。而不老河正常的水質標準(4級標準)是:ph值為:6—9,氨氮:1.5,CODcr:30。王站長告訴記者, CODcr就是化學耗氧量,化學耗氧量數值越大,則水體污染越嚴重。化工、冶金、油漆顏料、煤氣等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只要河中有排放的污水就會產生氨氮,它可以導致水富營養化現象的產生,是水體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對魚類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采寫 本報記者 吳兆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