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寧波鎮海區在污水深度脫氮領域取得顯著成效,提升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水質,改善了區域水環境質量,推動了資源循環利用。
“去年以來,我們與清華大學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緊密合作,成功引入‘混合營養反硝化’脫氮新技術。”據鎮海污水處理廠負責人介紹,這項技術的引入,標志著鎮海區在污水深度脫氮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突破了傳統技術低碳氮比條件下的固有限制,實現碳氮的協同高效降解。
據悉,這一技術的成功應用,使鎮海污水處理廠年總氮污染物削減量達到300余噸,同時化學需氧量(COD)也實現30%的降解,為同行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經過半年的實踐應用,我們的出水總氮濃度可穩定控制在1.5毫克/升以下,較之前有了質的飛躍。”該負責人表示。
在深度脫氮技術的加持下,鎮海污水處理廠的再生水生產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目前,該廠每天可產出約6萬噸達到四類水標準的再生水,較之前增加兩倍有余。這些高品質再生水被廣泛應用于招寶山濕地公園和城區內河的生態補水,有效擴大本地生態補水規模,提高污水資源化利用率。
“再生水的利用不僅緩解了水資源短缺的問題,還為改善重點海域和甬江流域的水環境質量提供了有力支持。”市生態環境局鎮海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以來,全區市控及以上斷面水質優良率持續保持100%。
除了在水質改善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外,深度脫氮技術的應用還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據該污水處理廠負責人介紹,新技術在運行成本上每噸水僅需0.15元—0.2元,可節省運行費用30%—50%。同時,新技術所需硬件設施的噸水占地面積僅為0.007平方米,較傳統技術減少了20%,有效緩解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中的土地資源緊缺問題。
鎮海區在污水深度脫氮技術方面的探索和實踐,不僅為當地水環境質量的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全國范圍內的污水處理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未來,鎮海將繼續深化與科研機構的合作與交流,不斷探索和創新污水處理新技術、新方法,為打造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科創強區、品質之城貢獻力量。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