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在“嚴”字上下功夫,系統制定工作方案。今年以來,圍繞流域內河流湖泊水質改善和水生態環境安全,淮南市生態環境局先后印發了《淮南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長效監管巡查工作方案》、《淮南市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辦法》、《淮南市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入河(湖)排污口分類整治工作方案》等方案,逐步提高水環境治理工作的科學性、系統性、有效性。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持續推進重點、難點問題整治,著力推動淮河干流及全市河流湖泊的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截至目前,我市水質指數同比變化率位居全省第8,同比改善1.11個百分點。
二是在“精”字上做文章,全面提升流域水質。組建專職水環境問題巡查隊伍,今年以來對全市重點河流湖泊及城鎮生活源、農業面源、工業源等入河污染源進行巡查100余次。全面摸排水環境問題,發布全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日報40余份,提醒各縣區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聯合市住建局對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情況進行督查,發現77個問題交辦各縣區人民政府、園區管委會推進整改。以保良好、保達標為攻堅重點,將瓦埠湖、焦崗湖、高塘湖等湖泊水質達標作為重要內容,確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截至目前,全市8個國控斷面水質達標率100%,有望連續3年全部達標。
三是在“新”字上求突破,積極探索治理模式。開展區域聯防,在與阜陽市、六安市、蚌埠市簽署的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聯防聯控合作協議框架內,積極采取聯合執法、聯合巡河等形式實現數據共享、信息互通。目前,東淝河、淮河干流水質基本實現穩定達標。全市建設運行了18個市級地表水自動監測站和水源地預警站,聯網實時監控全市地表水水站水質,每日數據與縣區實現共享,今年共發布國控水站監測數據300余份。積極申報中央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項目,今年組織申報的淮南市田家庵區淮河沿岸河湖水生態修復項目等5個項目共申請資金3.19億元,全部通過生態環境部專家初審。
來源:安徽省生態環境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