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陜西省綠色文明示范工程創建活動開展的第13年,綠色文明示范工程創建活動作為陜西環保的重要組成,多年來不斷提升評審標準,堅持認真落實創建要求,勇于創新,活動成效進一步凸顯,創建工作邁上了新的臺階。
111家單位申報省級綠色文明示范單位
今年初,陜西省第9批綠色文明示范工程創建活動拉開了序幕,省創建辦公室共收到全省各市區申報省級綠色文明示范單位的材料111份,包括學校、幼兒園、企業、機關、村莊、社區、醫院、景點8個類別。
6月初,陜西省政府下發了《調整綠色文明示范工程創建活動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成員的通知》,副省長張道宏為活動總召集人,成員單位新增了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林業廳、省商務廳、省軍區6家單位,由原來的9家擴展到15家。
10月底,陜西省召開了省綠色文明示范工程聯席會議聯絡員會議,安排部署2013年度(第9批)省級綠色文明示范工程先進單位評審驗收及2005年、2007年命名的省級綠色單位的復查工作。
11月初,由省綠色文明示范工程創建活動聯席會議辦公室牽頭,15家成員單位有關專家共20余人分為3組,赴全省各地聽取申報單位和復查單位匯報,并進行實地驗收,歷時一個月。
3個專家組同一時間分赴關中、陜北、陜南3地,采取聽匯報、查資料、看現場、考知識、訪周邊等方式進行驗收、復查,按照超過60%的比例進行實地查看和評估。
95%的學校開展以課堂為主的環境教育
綠色學校是綠色創建的先鋒軍,也是目前工作成效最佳的一塊綠色陣地。在綠色學校創建過程中,申報學校要制定校長環境目標責任制考核書,并把環境教育普及率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列入其中。在陜西有近95%的學校開展了以課堂教育為主的各項環境保護教育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課堂是環境教育的主陣地。這次新申報的榆林市神木縣第三小學,全校各班每周利用地方課程的課時安排專題環境教育,并把校本課程《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作為教材之一。
每學期各班都要舉行“我為校園整潔彎彎腰”、“爭做環保小衛士”、 “讓地球媽媽笑起來”、“水是生命之源,綠色是生命之本”、“低碳生活從我做起”等環境教育主題班隊會。每學年結合植樹節、地球日、愛鳥周、世界環境日等綠色紀念日,開展環保實踐活動。同時,每學年在教師中開展一次環境教育研討課活動。
在陜南,作為復查的綠色學校寧強縣南街小學,環境教育已經成為學校的常態工作,一直在持續穩步發展。南街小學制定了《廢棄物管理制度》,細化垃圾分類和管理,倡導師生節約、節能。成立生態委員會,老師每周帶領學生成員檢查廢物回收箱情況、環保章民主評選活動等。學校還自編了校本課程《好習慣陪伴我成長》及《校園綠色童謠》,做成小冊子分發給每個學生閱讀,冊子里的童謠都是學生自己創作的,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寧強縣南街小學黨支部書記胡亞榮說:“通過開展綠色學校創建工作,學校充分認識到了創建活動的重要意義,今后將進一步加大力度予以推動,給孩子們一個更加安全、安寧、祥和的學習環境。”
“綠色機關”創建積極性顯著提高
綠色機關是較晚進入綠色創建評比的類別之一,由于機關單位平日忙于行政事務性工作,最初創建積極性并不高。然而通過這幾年省、市、縣各級綠色創建辦的宣傳教育指導,越來越多的機關單位加入到綠色創建中來,僅今年全省就增加了19家單位申報綠色機關。
漢中市地方稅務局利用創建的契機,將機關食堂的燃煤灶改為燃油灶,降低了污染。同時,局機關嚴格執行公務派車和車輛耗油單車核算制度,積極參加無車日活動,杜絕了亂用車輛現象。
在城固縣國家稅務局,只要輕輕一點,便可在內網上綠色機關板塊查看到綠色創建的相關內容及環保知識,內容豐富,既有具體的環境標準和法規,也有綠色示范工程行動指南和綠色創建細則,還有節能減排、生活小常識等。
負責綠色創建工作的田偉說:“在開展創建工作之前,大部分干部職工環境意識較低,白天開燈,下班不關電腦的現象較普遍。”
通過開展綠色機關創建工作,一些單位在燈的開關處貼上節約用電的標識、設立吸煙區,干部職工逐漸養成了節約用電的好習慣,環境意識提高了,單位的辦公環境也得到了改善。
目前,2013年度陜西省綠色文明示范工程創建工作進入了收尾階段,綠色創建聯評會議召開在即,將最終確定第9批省級綠色單位名單,省政府將于2014年“6·5”世界環境日期間,對這批省級綠色單位進行表彰,陜西環保綠色大軍又將增加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