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節能燈因為政府的補貼政策進入市民家庭。殊不知,這些環保綠色產品,廢棄后也可能成為污染環境的殺手。有資料顯示,1只普通節能燈的含汞量滲入地下后可造成1800噸水受污染,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專門的回收體系。
節能燈進家庭享雙重補貼2009年,為鼓勵市民多使用節能型的照明產品,管理部門制訂一項雙重優惠政策,即市民申購節能燈時,不僅能享受50%的國家財政補貼,還享受20%的地方補貼。 “今年本市還將繼續通過雙重補貼,在全市范圍再推廣高效照明產品1000萬只以上。 ”日前,市經信委一位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從2007年起,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財政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以推動節能燈的使用。
1只節能燈含5毫克汞“受制造工藝的限制,這一代產品多少總會含有一點汞。 ”一家知名照明行業的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說。為此,業內有一個標準,每只節能燈的含汞量須控制在5毫克以下。
記者了解到,100只節能燈的含汞量,差不多與一支體溫計相當。當1毫克汞滲入地下,可造成大約360噸水受污染,由此計算,一只節能燈5毫克的汞可造成至少1800噸的水受污染。
“雖然節能燈的汞含量微乎其微,但其數量龐大,仍不可忽視。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蔣大和說。
政府牽頭建社會回收體系“節能燈含汞不是一個小問題。”蔣大和教授說,節能燈含汞是否會造成危害,最關鍵的還得看人們如何回收它們。但目前并未形成專門回收節能燈的體系。不少市民將之與普通生活垃圾放在一起。
“最理想的情況是,由政府部門牽頭,構建一個社會回收體系,這樣才能有效集中處理節能燈含汞的問題。”一家節能燈制造企業負責人說,由于早就意識到這一問題,他們已在江蘇設立一個實驗性的回收基地,但這一舉動的收效甚微。記 者 葛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