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7日從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獲悉,該校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教授盧金鎖團隊在污水管道治理領域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團隊成員龐鶴亮研發的“經濟級堿性解構驅動污水管道沉積物原位自清潔與組分分離技術”,為解決城市污水管道淤積難題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該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環境科學雜志》)等學術期刊上,并在近日落幕的第二屆水業青年優秀論文總決賽中榮獲一等獎。
據介紹,該團隊從污水管道沉積物淤積機理入手,創新性地研發基于草木灰觸發堿性解構的沉積物原位自清潔技術與組分分離策略。與能耗或水耗高、效率低的傳統機械沖刷和水力淘洗方式相比,該技術可將沉積物清淤分離率提升7倍以上,不僅能夠利用重力污水流進行沉積物沖刷清淤,而且可有效分離有機和無機組分,實現無機砂石材料的回收利用。
草木灰觸發沉積物堿性解構及粘附削減的機制關系
“這項技術的最大特點是低能耗、低成本。”該校副教授龐鶴亮介紹,“這種天然材料能有效破壞沉積物的粘附結構,使清淤效率大幅提升。”
為進一步證明該技術在實際污水管道場景中的應用效能,目前,團隊已成功研制出移動式污水管道沉積物原位自清潔與組分分離裝備,并在西安市污水管網段進行示范應用。
草木灰驅動污水管道沉積物原位自清潔應用場景示意圖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