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氣象部門預測,今天全省大部分地區大到暴雨,且前期雨情累加,下周還會有持續性降水,請高度關注汛期環境安全和環境質量。”時值梅雨季節,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向全省各地發出工作提示。各地聞令而動、迅速響應,做好應急值守,加強監測預警,強化隱患整治,全面筑牢防汛環境安全防線。
未雨綢繆,時刻保持臨戰狀態 今年4月—6月,湖北省生態環境廳辦公室接連印發《關于做好2025年汛期水環境監管應對工作的通知》《關于切實做好2025年防汛抗旱期間生態環境風險防范工作的通知》《廳內汛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機制》。要求全省各地提前謀劃極端天氣下生態環境應對措施,加強監測預警、隱患排查和應急值守,切實做好汛期水環境監管工作,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各地積極健全完善汛期應急值守制度,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專人值班制度,保持24小時信息暢通,時刻保持應急人員、車輛、通訊、設備儀器處于臨戰狀態,確保一旦發生突發水污染事件,迅速啟動應急響應。
湖北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緊盯環境質量監測數據,做好數據跟蹤研判,加強變化趨勢分析。”對于異常波動數據,省生態環境廳及時預警并督促事發屬地生態環境部門排查原因并整改到位。必要時加密監測頻次,組織溯源分析,開展現場督導。
同時,關注重點區域、重點領域和重點企業。對重點關注的斷面及飲用水水源組織開展加密監測,加強汛前汛中重點領域風險隱患排查。指導環境執法部門綜合應用非現場執法“雙隨機、一公開”、現場精準執法等多種方式,依法查處借汛期偷排、直排和超標排放污染物等違法違規行為。
“手機24小時暢通,雨靴永遠放在門后” 黃岡市麻城市氣象臺近日發布暴雨橙色預警,豆大的雨點砸向地面,城市瞬間被雨幕籠罩。麻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的12名執法人員穿上雨衣,迅速集結出發開展極端天氣應急巡查。
“暴雨是對生態環境的‘壓力測試’,也是污染防控的‘窗口期’。”麻城市綜合執法大隊負責人曾祥永說,“河道水位暴漲可能沖散沿岸垃圾,企業雨水管網混接容易引發污水外溢,汛情就是號角,污染防治就是戰斗。”
執法大隊的巡查車輛駛向礦山王家山流域治理設施。暴雨中,裹挾著泥砂的礦山污水已漫過收集水池攔截壩。執法人員劉祿吉立即聯系設施負責人到場,一邊指導現場工人緊急封堵,一邊督促設施加大處理,應急泵在雨中轟鳴,現場隱患得到及時消除。

與此同時,另一組執法人員正在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巡查。在某企業圍墻外,執法隊員李新華俯身查看雨水溝時發現水面漂浮著少量油類。他迅速調取企業雨水排口在線監測數據,結合降雨強度推算,確認企業違規將部分廢棄機修零件露天堆放。執法人員當場下達整改通知書,監督企業用防水布重新苫蓋。“暴雨天更要繃緊環保弦,你們的提醒幫我們避免了一場可能的污染事故。”企業環保專員表示。
據了解,此次暴雨巡查過程中,麻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排查出的隱患均當場得到有效控制。
“我們的手機24小時保持暢通,雨靴永遠放在門后。”負責應急排查牽頭工作的梁成說,越是惡劣天氣,越要守好生態環境安全這道防線。
“汛期水質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 近日,為應對汛情,恩施州生態環境局鶴峰縣分局召開緊急會議,要求做好24小時應急值班,監測、執法、應急人員保持全員、全裝在位;通過微信、電話向全縣持證排污企業發出《做好強暴雨期間生態環境安全的工作提醒》,預警直達一線。
6月18日—20日,暴雨襲擊恩施州鶴峰縣,容美城區、太平鎮等多地降雨量突破500毫米。溇水河水位暴漲,道路沖毀、街道被淹。州生態環境局鶴峰縣分局聞“汛”而動,堅決筑牢生態安全防線。
“汛期水質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青年監測員覃子怡與同事緊盯芭蕉河飲用水水源地,采樣過程中她毫不猶豫脫下自己的雨衣包裹精密儀器,任全身被雨水澆透。
“儀器保護好了,數據才準確,這點辛苦算什么。”她笑著說。
為盡快出具準確的檢測結果,監測團隊在實驗室里連續作戰,不放過任何一個數據,不忽略任何一個細節。當所有監測數據顯示水質穩定達標時,他們才放下心來。
6月18日以來,鶴峰縣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對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等重點環境風險源開展了拉網式排查。
“洪水過后的隱患排查必須萬無一失!”執法隊員黃原在某鄉鎮污水處理廠排查時,敏銳發現雨水排水口被堵塞,他立即要求企業整改。
面對企業負責人“太較真”的評價,執法大隊負責人說:“放過一個隱患,就可能威脅整個生態環境安全。這份‘較真’,是我們的責任底線。”
目前,恩施州生態環境局鶴峰縣分局已排查風險源,督促相關企業整改完成環境問題,消除了環境安全隱患,有效防范了次生污染。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