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市委書記金湘軍率隊抵達湛江,與湛江市共商九洲江流域及鶴地水庫水源保護大計。這是8月份省委書記胡春華考察廣西時,建議兩地聯手治理湛江水源污染得到的積極回應。
擺脫單方面治污被動局面,超越行政區劃、實現區域聯手,凸顯了黨政領導服務基層的重要升級。
解基層所難,著眼解決760多萬人飲水安全和區域發展,兩地領導積極協調治污,有客觀難度,更見服務責任。九洲江和鶴地水庫水污染多年,影響群眾生產生活,小治小污、大治大污,困擾著各級各部門。事實表明,只有拓寬視野、凝聚力量,才能沖破行政區劃困境,升級治污戰略。不能走出去,再多的調研督辦,也只會是觀望等待。
謀群眾所需,把水源治污與生態建設相結合,把結構調整與產業布局相結合,在治污的同時,加強生態建設,發展綠色經濟,求近期效果,更重長遠規劃,就是為群眾獲得更大利益。治污、限產、增綠等等,只有從群眾需要出發,用治理推動提質增效,用調整催生科學布局,改善群眾生產生活,贏得群眾支持,治污才能有序推進、見到實效。
促區域合作,把兩地資源調動起來,推動和諧發展,才能推進污染治理。當前污染問題日益加劇,由一地一區擴大到數地、由一江一河污及大江大河,乃至飲用水源,單靠一地一區力量治污,治得了表,也治不了本,多地聯手、共同規劃、協調行動,一手抓發展、一手抓治污,才能徹查徹治、不斷積累,有效防止污染問題擴大或者反復。
總之,解基層所難,謀群眾所需,促區域合作,是治污發展方向,也是領導機關服務基層群眾的有效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