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污水處理能力不斷增長的同時,污泥也在大幅度增長,全國每年產生含水率為80%的污泥約3000萬噸左右。“重水輕泥”、“重資源化利用輕無害化處理”的現象比較普遍,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工作相對滯后。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直言——
“治理污水,污泥就不管了,笑話!”
“我們的污泥處置水平太落后了,跟國外的距離相差太大了。在任何一個先進的國家中,污泥的處理處置和污水治理都是同步的。”4月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開的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運行工作現場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對當前城市污水處理中出現的問題毫不避諱,“治理污水,污泥我就不管了,笑話!”
曾經擔任過杭州市長、對西湖的環境治理非常熟悉的仇保興在這次住建部的會議上,用非常通俗的語言,列舉出很多詳盡的事實,直陳我國目前城市污水處理中的若干問題。
談到大多數城市的污泥處理現狀,仇保興面色凝重:“現在運出去的污泥是80%的含水量,那就是一攤泥漿。我們用卡車裝,裝上去的時候還成板狀,一震動就變成水了。車到哪里,臭水就到哪里,滴滴答答,整條路搞得都像泥水塘一樣。”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此次在合肥召開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運行工作會議屬現場會性質。會上不僅有7個典型省、市的污水處理典型交流發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均有會議交流材料統一印發。
記者注意到,與仇保興部長特別強調的在城鎮污水處理的同時,一定要重視污泥的處理處置形成對比的是,鮮有省份或城市在交流材料中提到污泥的處理處置問題。
“不提出問題不代表沒有問題,問題不提出來,更說明問題的嚴重性。”參加會議的一位代表對仇保興的話深表贊同。
無獨有偶,此次會議上,應邀出席的環保部污染防治司巡視員李新民在講話中,也特別提到城鎮污泥的無害化處理,并用了“形勢嚴峻”這個詞。
污泥處理形勢嚴峻
在全國污水處理能力不斷增長的同時,污泥也在大幅度增長。據環保機構測算,全國每年產生含水率為80%的污泥約3000萬噸左右。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豐富的氮、磷等營養物質以及重金屬、難降解的有機物、鹽類、致病菌、寄生蟲等有害成分,處置不當,將會引發環境衛生和污染問題。
“目前,多數污泥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置,隨意拋棄和傾倒的現象還普遍存在,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不容忽視。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抵消了治污減排的成果,一些地區還因為污泥處理不當引發環境污染事件。”李新民據此提出,目前我國城鎮污泥處理“形勢嚴峻”。
在李新民看來,目前我國在污泥處理處置的管理層面有著一些不到位的地方。
“首先是對污泥處置的認識尚不到位。‘重水輕泥’、‘重資源化利用輕無害化處理’的現象還比較普遍,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工作相對滯后,許多污水處理廠將污水和污泥處理處置剝離、簡化,甚至忽略污泥的處理處置。”
“其次是經濟政策尚不完善。目前在污泥的處理處置方面尚缺乏相應的扶持政策,污水處理費中幾乎沒有考慮污泥處理處置的費用。”李新民認為,有效的經濟政策可以激發企業規范化污泥處理的積極性。
在治污減排工作中,有部分省充分運用價格政策,取得了成功經驗。廣東省明確規定,2008年底前,珠三角地區污水處理成本不低于每噸0.8元,其他地區每噸不低于0.5元,全省污水處理費的平均水平在2007年的基礎上將近翻了一番。“污泥的規范化處理處置同樣需要經濟政策的支持,主要污染物減排成功運用價格政策的經驗值得借鑒。”李新民說。
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尚不成熟,也是目前污泥處理處置遇到的一個突出問題。據了解,我國不少地方開展了污泥利用處置技術的研究和試驗,但總體來說,成功的經驗不多。污泥的脫水困難導致運輸成本提高,填埋危害大。污泥資源化利用必須以脫水減量為前提。此外,由于我國的污泥成分復雜,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其土地利用、堆肥等方式受限,因此也增加了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的難度。
新形勢下的新課題
有關人士介紹,目前在北京,城市污泥處理處置的問題開始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北京城市排水集團先后建成并利用污泥厭氧消化、堆肥、熱干化、石灰干化、水泥窯焚燒等7座不同類型的設施對污泥進行處理處置。據了解,其中心城區的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能力已達到1800噸/日,污泥最終去向包括沙荒地改良、林地綠地利用、用作有機肥基質及建材等多種方式。
針對污泥運輸環節存在巨大的交通風險、環境風險、社會風險及成本風險,北京市將“污泥減量和無害化在處理廠內同步完成”作為污泥處理處置的一個主要經驗,“特別是對大中型污水處理廠,首選在廠內就地高效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以減輕后續運輸環節和處理處置環節的壓力并方便其資源化利用”。
“目前,我們正在推進一系列新的污泥項目的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2012年中心城區污泥將全部得到無害化處理。”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關人士告訴記者。
用資源化眼光、多元化手段是目前北京解決污泥問題的一個重要方向,但污泥的處理處置問題在其他很多城市并沒有得到科學的安排。
武漢市在此次會議的匯報材料中就指出,該市除三金潭污水處理廠設置了污泥厭氧消化系統(尚未運行)外,目前武漢污水廠污泥的處理處置以脫水外運棄置為主,“這種污泥處理處置工藝流程簡單,操作容易,基本做到‘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但離污泥資源化有一定差距”。
“污泥處理處置是新形勢新要求下的新課題,污泥的無害化處理處置事關鞏固治污減排的成效等環境中心保護工作。”李新民認為,應該將污泥的處理處置成為污水處理系統的重要環節,污泥治理應該綜合運用法律、技術、經濟等必要的行政手段,實行防治結合。
“十五期間,我們解決了建廠的問題;十一五期間,我們解決了建廠與管網配套的問題;十二五期間,我們編制的重點將以全面的績效提高,以污泥處理作為主要內容之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說。